网站首页 > 嘉兴经济> 文章内容

嘉兴经济嘉兴:依托产业集聚区 构建经济增长极

※发布时间:2013-4-18 14:40:3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秀洲区毛衫年产2.5亿件,占全国产量的20%以上;海宁家纺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定在35%以上;平湖光机电产业已经集聚规上企业114家,去年实现产值230亿元……我市近几年的实践表明,通过建设产业集聚区,搞基础设施、上工业项目、建配套平台,有力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地方。

  来自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市21个重点产业集聚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6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3%。

  当前,我市推进“工业强市”和民营经济“二次创业”,重点产业集聚区无疑是其中十分关键的载体和平台。21个重点产业集聚区,优势何在,弱点又有哪些?促进产业集聚区上规模、提质量,我市将从何做起?围绕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产业集聚区带动效应凸显

  2012年,全市21个重点产业集聚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600亿元,集聚规上企业1233家,吸纳30万人就业,分别占全市工业的43%、29%和48%……这一组组数字,向人们展示着重点产业集聚区在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说其是全市工业增长的主贡献、财政收入的主来源和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一点都不为过。

  近年来,着眼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我市以战略眼光布点、大手笔投入、快节奏推进重点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不仅纺织、服装、化纤、皮革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形成了6个产业集聚区,新培育的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核电关联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已形成九大产业集聚区,去年完成产值87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重点产业集聚区中的不少产品都已在国际、国内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产业优势明显。如秀洲区毛衫年产2.5亿件,占全国产量的20%以上;桐乡化纤具备150万吨聚合和200万吨涤纶长丝年生产加工能力,居世界涤纶长丝企业产能和产量之首;平湖光机电数码相机快门、手机用摄像头等产品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的25%和65%;港区化工新材料三江化工环氧乙烷(EO)国内市场份额超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市场份额近15%,合盛硅业有机硅混合单体产能达16万吨/年,规模位居全国第三;海宁家纺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定在35%以上。

  产业层次、集聚能力仍待提高

  记者了解到,2012年这21个重点产业集聚区总体低位运行,尤其是利税和利润均出现了大幅下滑。这不仅有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还受制于产业自身发展的一些不足。

  “比如说大多数产业仍集中在价值链低端,特别是一些服装、毛衫等传统产业,以基础加工、贴牌生产为主,研发设计能力弱,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分析说。他告诉记者,如秀洲毛衫产业,48家规上企业中超过8成的企业从事贴牌生产。

  此外,全市21个重点产业集聚区中,仅有59个中国驰名商标,而且绝大部分集中在海宁太阳能光热行业,中国名牌产品仅有8个,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档次都还较低。而从业人数在1万人以上的产业有9个,也说明了我市重点产业劳动密集型特征依然明显。

  同时,产业集聚区的集聚能力也还有待提升。记者了解到,目前除港区化工新材料、平湖光机电、嘉善电子信息、桐乡化纤、海宁经编等几个产业外,大多数集聚区受制于平台建设、要素供给、服务平台等因素,产业集中度还不高。21个产业集聚区中,产值超百亿的只有9个,规上企业超过百家的只有4个。“接近半数的产业内规上企业数在30个以下,产业集聚度还不高。”该负责人介绍说。

  提升四个水平 推进新发展

  正视这些问题,我市不少重点产业集聚区都在2012年开展了转型升级,其中既包括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也包括加强平台建设提升承载能力。

  记者了解到,去年围绕构建完备的全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海宁先后成立了皮革服装商会、皮革行业协会、皮革设计师协会、皮革品牌俱乐部、皮革研究院、皮革产品检测中心、皮革指数发布中心等机构,还创建了海宁皮革产业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目前海宁皮革产业集聚区也已成为省级产业集聚示范区。桐乡化纤行业则重点围绕差别化化纤,依托重点企业,推进低碳环保功能性涤纶纤维、低碳超仿真涤纶等项目建设,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在打造平台方面,嘉兴港区化工园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仅被列为“浙江省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同时还在向国家工信部申报“国家新兴工业化示范”;而秀洲区则在如火如荼地打造浙江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试点——中国光伏科技城。

  这些转型升级的努力还在继续。今后我市还将不断推进重点产业集聚区提升空间集聚水平、产业集群水平、要素集约水平和创新集成水平。比如,提升产业集群水平,我市就将“外引内育”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按照“建链、补链、强链”思,引进一批优势企业和重大项目;另一方面,以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为动力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此外,围绕“机器换人”强化创新驱动、围绕“两化”融合提升管理水平、围绕“腾笼换鸟”促进产业转型也是未来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