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人文历史钱江晚报:海宁影视产业风生水起

※发布时间:2014-3-24 15:53:5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近日,以培养中国未来电影人为主题的“中国好故事”影视创作训练营第一期在海宁影视实验区落幕,期间国家一级编剧钱林森、导演尹力等著名电影人出席任教指导。

  海宁影视产业是继闻名全国的海宁皮革产业后第二个“”的创新产业,海宁影视实验区在走一条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去”的特色发展之同时,全力推动海宁影视成为东方影视的“浦东机场”。

  短短两年,影视企业营业收入超10亿元

  海宁影视实验区是中国迄今为止极少数一个以文化出口为导向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它是以影视的国际化合作为特色定位的创作生产平台,以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目标,让中华文化走出本土,世界,从而最终打造成与国好莱坞、法国戛纳等相呼相应的国际化的中国影视产业集聚地。

  说起海宁影视业的发展,海影管委会副主任琪说,缘起海宁文豪金庸和他的武侠小说

  2012年初,海宁市委作出建立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海宁的决策,当年5月获国家批复,总部设在杭州,设在海宁。

  随后,冠亚影视、浙江博采等影视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实验区。

  2013年5月,由浙江大学和海宁市共同组建的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成立。

  2013年8月,总投资7亿元的中央新影集团电影项目签约。

  2013年10月,中国国际、中国国际电视网络台影视译制落户海宁。

  与此同时,海宁影视实验区还吸引了黄渤等一线明星落地实验区,而由著名导演尤小刚投资浙江京都世纪影视文化有限公司项目已在盐官古城开工建设。

  “海宁是一个有的城市。”海宁市委林毅说,风景秀丽,历代文贤辈出的宝地孕育出的海宁人在充分利用其故土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发展、广阔的市场资源的同时,善于把握机遇,聚合优势,推动影视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来使文化产业跨上新的台阶。

  据了解,截止2013年12月底,海宁影视已有入住影视企业156家,影视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总额10.18亿元,比上年增长99.61%,上缴税费总额1.15亿元,比上年增长76.92%。

  对内倾心打造国产大剧 对外译制出口热影视

  由海宁蓝色故乡影业有限公司参与承制的电影《日记》在2013年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摘获大,主演王景春凭借此片成为该电影节历史上第五位华人影帝。最近热电影《等风来》、《厨子、戏子、痞子》、 黄晓明版电视剧《新上海滩》等都产自海影实验区。

  海宁市委林毅说:“如果把横店比喻成虹桥机场,我们很想跟它错位发展,我们希望在海宁做一个浦东机场,影视产品从我这里能出口。”

  “影视制作出口是我们实验区的主打产品”海影管委会项目发展部顾新宇介绍说,不仅在影视方面有着高质量的产出,而且在影视产品译制出口方面同样也交出了一份令人信服的成绩。

  在中非影视合作工程中,入驻海影实验区企业浙江冠亚和海宁润禾出品的电视剧《妈妈的花样年华》和《老爸的心愿》翻译成斯瓦西里语,于去年10月在坦桑尼亚国家公司,期间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和追捧,成为由海影实验区制作、译制、输出的首批中国影视文化作品。

  此外电视剧《一克拉的梦想》、《幸福的面条》、《婆婆来了》、动画片《渴望蓝天》、《乒乓旋风》等作品的译制都是在海影实验区进行的。据统计,2013年度海宁共完成3291部集国产电视剧和动画片的译制任务,并出口覆盖亚洲、欧、非洲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

  搭建优质服务平台整合资源形成产业链

  “整合有利资源,不走圈地造城的老”海影管委会副主任琪说,他表示在土地稀缺的时代,海宁影视拍摄要整合当地和周边人文旅游区的资源形成一个产业链,把当地旅游区变成拍摄区,既满足了导演对拍摄场地的挑剔选择,又拉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是一条绿色无污染可持续的发展道,可谓一举多得。

  服务平台的构建,不仅要为入住实验区的影视企业提供拍摄帮助,政策励等综合方面的服务,其中包含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发展人才战略,培育人才精英。人才的培养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不仅是海影实验区发展中的重点突破对象,同样也是各影视企业的刚性需求,这是重中之中的。

  “我们聘请一流的编剧对学院进行多期的精英培训。”浙大研究院培训部的负责人介绍道。在一年多前,影视就通过和浙江大学影视研究院合作相互依托,举办浙江省高校联盟,招贤纳士,聚集优秀的组成“中国好故事”编剧培训班,聘请一流著名编剧进行授业,同时这也是一个不收费的公益项目,为免去后顾之忧。第一期结束后不久将会陆续开展第二期,第三期的培训班,通过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势必将会给海影实验区的发展注入年轻有活力的正能量。

  (原标题:海宁:影视产业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