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嘉兴风俗> 文章内容

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特色鲜明嘉兴风俗

※发布时间:2013-11-28 9:47:4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2011年5月,文化部、财政部公布第一批47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名单,创建周期两年,2013年5月,第一批45示范项目通过评审验收。开展国家公共文化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目的是通过遴选一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某一方面、某一构成要素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项目加以培育,力求重点突破,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组成方面提供实践示范和制度建设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创建与示范区创建同步部署、同步推进,目的是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化水平。第一批创建示范项目在涉及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覆盖、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组织支撑、运行评估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各个基本要素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创新,有效发挥了创建项目的典型示范效应,达到了创建的预期目标。

  浙江省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成为该市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深化发展,不断满足老百姓文化需求的一大亮点和缩影,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创新了“主导、多级投入、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的嘉兴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借书难、看书难”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老百姓的普遍欢迎。取得的成效包括:一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市共建有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6个,镇(街道)图书分馆56个,村(社区)图书分馆72个;市、县两级文化馆8个;镇(街道)文化站73个,在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上全部符合文化部制定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并高于国家建设标准;全市1170个行政村(社区),均建有文化活动中心(室),建筑总面积377637平米,平均每村(社区)323平米。二是建立了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每年都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落实专项经费。2011年人均文化事业费为78元,高于全省平均64.5元的水平。免费经费127万元(其中省财政补助资金27万元,嘉兴市财政资金100万元),100%用于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免费,并有效探索了具有嘉兴特色的“文化有约”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深化工程。三是场馆设施完备。全市8个文化馆均被定级为国家一级馆,总建筑面积约67764平方米;全市6个图书馆,被定级为一级馆5个,二级馆1个(现已达一级馆标准),总建筑面积约67100平方米。四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全年开展“双百双千双万”(即市区百场广场文艺演出、百场广场电影放映,全市千支农民文艺队伍建设、千场戏曲歌舞演出和万场电影、万册图书下农村进社区)文化下基层活动,每年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乡村文化艺术周”、“社区之声”文艺调演、“校园文化艺术节”等,2012年广场文艺演出637场次、电影下乡放映11168场,观众人数达255万人次。群众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五是服务效果显著。本地区重大活动以“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为龙头,涵盖“秀洲农民画艺术节”、“南湖合唱节”、“海宁潮文化节”、“海盐南北湖旅游节”、“平湖西瓜灯文化节”、“桐乡菊花节”和“嘉善善文化节”等,活动的举办始终以“群众的节日百姓的盛会”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重大文化活动品牌。2011年、2012年两年,全市参与重大文化活动群众达570万人次,按嘉兴市常住人口454万计算,每年平均群众参与率为62.8%。

  大渡口区以“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为抓手,健全区、镇街、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倾力打造老百姓喜爱的学习家园、康乐家园、家园,全力构建全域15分钟文化圈。一是场馆设施设备在完善中进一步提质。区文化馆、图书馆分别为国家一级馆,8个镇街文图分馆建成率为100%(2000㎡以上的3个,1000㎡3个;800㎡以上的2个),全部达到一级综合文化站标准,村(社区)层面,建成社区文化室44个、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7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82个,站和终端68个,配套建设室外文化广场55个(区级10个、镇街级20个、村社级25个),总分馆由室内延伸到室外,全面形成了以文化馆图书馆总馆为龙头,街镇文化馆图书馆分馆为枢纽,以村(社区)文化室(图书室)为基础,以特色文化广场为拓展的多层次、全覆盖的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立体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有效解决了创建之初场馆设施设备陈旧、功能落后、布局欠佳的问题。二是基层公共文化队伍进一步壮大。建立文化干部、文化广场管理员、文艺队伍、文化专家顾问、文化志愿者“五位一体”的文化人才队伍,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全区文化行政事业单位新增正式编制35名、临聘编制27名,在编在岗文化干部70人,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临聘27人,全部达到专科以上学历;新增文化广场管理员10名;新增业余文艺团队68支达到121支;新增各级各类专家顾问7名达到15名;新增文化能人85名达到200名;新增文艺125名达到300名;新增文化志愿者300名达到700名;文化活动爱好者比创建前增加两倍,已达数万名。三是公共文化产品进一步丰富。文化馆总馆每周免费时间达56小时,镇街分馆每周免费时间达40小时,总分馆年接待群众20万余人次。图书馆总馆每周免费时间达65小时,镇街分馆每周免费时间达40小时,村(社区)农家书屋(图书室)免费时间每周达40小时,总分馆年书刊流通30万余册次,年接待读者25万余人次,开展全民阅读、经典影视赏析等活动200余场次。每年策划组织大型广场文化活动40场次以上;开展“六送”文化惠民活动600场次以上,形成了“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季季有宣传、年年有调演”的繁荣格局,辖区文化活动的群众参与率从40%提升到85%。

  湖北武汉市“武汉之夏”群众文化活动创办于1978年,至2012年已连续举办了35届,2011年被列入示范项目以来,武汉市以“武汉之夏”为契机,在公共文化保障机制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品牌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一是建立财障机制。武汉市市区两级文化、财政部将“武汉之夏”文化活动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其经费列入年度财政专项预算,并逐年适度增加。据统计,2011年,武汉市市级财政下拨“武汉之夏”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经费100万元,2012年增至200万元。此外,通过专项经费将社会艺术团队纳入支持范围,并出台《社会艺术团队扶持励办法(试行)》。在以投入为主导的前提下,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武汉之夏”的活动建设中来。通过活动开展所潜在的广告、服务增值等效应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促进“武汉之夏”品牌价值的全面形成。据统计,2011年,参与“武汉之夏”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的社会资金共21万元,2012年增至41.3万元,增幅近100%。二是加强阵地建设。市每年安排专项经费50万元,用于区级文化馆、图书馆业务考评工作的励。2011年,在全国第三次文化馆评估定级中,实现市群众艺术馆达一级馆(副省级)标准,全市中心城区文化馆80%达一级馆标准,全市新城区文化馆80%达二级馆标准。2011年投入924万元用于全市街道(社区)文化站(室)的提档升级。2012年此项投入增加到3206万元,并通过十件实事,完成全市55个中心城区文化站提档升级,31个新城区文化站新(改、扩)建任务,实现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新(改、扩)建、中心城区街文化站提档升级的全覆盖目标,使全市基层文化站活动阵地全部达标。2012年,市财政投入60万元专项经费对江滩大舞台设施设备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其服务功能,将其打造成在全市具有示范性和指导性的市级特色群众文化广场。三是加强队伍建设。两年来,武汉市每年拿出20万元用于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经过两年的轮训,武汉市各区、街道、乡镇一级的群众文化业务人员全部轮训一次,全市各社区、村一级的群众文化业务人员30%以上参加培训,2013年将完成对全市所有基层群众文化业务人员的轮训,实现业务培训全覆盖。通过开展“武汉之夏”创建活动,全市社会艺术团队得到新的发展,建立全市社会艺术团队数据库,进行分级分类指导,推出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重点扶持和打造在全国、省、市较有影响和示范性的艺术团队。两年来,社会艺术团队参加活动的场次明显增多,市区两级文化单位的业务人员下基层的次数明显增多,社会艺术团队获的节目明显增多。四是加强活动品牌建设。通过“武汉之夏”活动带动,全市已经形成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2011年以来,结合创建工作,各区在原有品牌活动打造,又积极打造新的活动品牌。如,“武汉之夏·田园行”、“武汉之夏·新区行”、社区夏日百花园,江汉群星、“情·爱·家”结缘会等等。这些新的品牌为“武汉之夏”增加了新的活动内容与文化内涵,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武汉之夏”常办常新,亮度提升、深度拓展、广度辐射,大大提高了活动的参与率、受惠率、影响力。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雅艺术走进百姓的运作模式”通过财政补贴方式,确保高雅艺术演出机构推出服务百姓的公益票价,满足多样性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需要。2011、2012年共审批通过了160多家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申请的340多个公益性明显、艺术水准高、受益面广泛的文化活动项目,投入补贴资金6000多万,撬动社会资金近3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服务范围逐步扩大。浦东新区每年投入约500万元对东方艺术中心运营方进行补贴,使市民群众界级名家名团到访演出、东方市民音乐会、东方名家名剧月等演出中享受公益低价票。从2006年至今,东方市民音乐会活动项目一直保持最高票价80元,学生票价15元。让市民能够以同类音乐会的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的票价,享受高雅艺术。二是品牌打造不断深化。项目创建周期内,每月定期举办的会员活动日、“市民音乐会日”,在东方艺术中心网页创设“东方市民音乐会专题论坛”栏目,宣传推介东方市民音乐会内容。2011年以来,东方市民音乐会除了以交响乐为主要内容外,安排了双钢琴、合唱、吉他、管风琴等多种演出形式。在每月两场常规演出以外,全年推出10余场晚间场,仍保留80元的亲民票价。三是名家大师培训进社区活动。积极深化与中国协、上海市文联等专业机构的合作,安排专业人士赴社区为文艺团队进行高品质培训,提升各项文化活动的专业化水准和艺术品质。每年通过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机构,组织沪上指挥、声乐、舞蹈等领域知名艺术家进社区。每年邀请名家大师进社区培训活动30场以上,基层文艺2万多人次。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以“大文化”的引领整个经济社会的提升发展。一是突破单一投入机制,创新多元化投入渠道。南海区主要实行以三种方式实行多元化投入文化事业:对文化活动项目采取竞争性分配方式,通过公开招标的手段,有效分配财政资金使用;以代补、区镇共建的形式支持镇(街道)、村(居)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扶持民办文化场馆建设。除了财政投入文化建设之外,南海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如基层民间艺术投资兴办了19家民办文化场馆等文化设施,鼓励其免费向群众,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总量,成为公共文化建设的有益补充。二是突破文化资源分散,创新划分特色区域名片。南海打破镇街行政区域,将8个镇街按其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划分东、中、西三区,分别在东部打造“潮涌灯湖”广佛都市文化高地,中部打造“动感狮城”现代产业文化高地,西部打造“文翰樵山”岭南文化高地”三张区域名片,塑造特色文化片区。特色文化片区是文化资源同类项的合并,不再受行政壁垒的控制,从体制上解决了文化建设各自为政、文化品牌重复建设的乱象,让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强强联合,形成“叫得响”的区域文化品牌。三是突破传统文化模式,创新社区文化治理机制。2012年8月罗村在务庄社区成立广东省首个“社区文化发展委员会”,目前已于街道内12个社区全部推行,创新出一条“三个二”模式(即两个会:文化发展委员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两个团:群众艺术团、文体;两个队:文体队、文体义工队)的社区文化发展之。这种模式使社区文化得到、居委、企业三方支持,解决了基层社区文化建设长期没组织、没资金的问题,使基层文化细胞逐渐强大。

  江苏省南通市“环濠河博物馆群”以国家建设、管理为主导,同时鼓励企业、民间投资兴办博物馆,全额拨款、差额(定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相辅相成。在21家博物馆中,国有性质有15家,民营性质6家,15家国有博物馆中,属于文化系统管理的有4家,其他分属于不同的行业系统。一是加强基础设施。2011年5月以来,为改善环濠河博物馆群各文博场馆的硬件设施,市对以南通博物苑为龙头的主要场馆均投入巨资进行改扩建。市拨款1000万元,在濠河边新建濠河博物馆,该馆已于2012年1月1日落成;2012年3月,投资6000万元,对我国中国第一所新型戏剧学校——伶工学社进行复建;对于南通目前首个省部联动的项目,市投资5亿多元新建中华慈善博物馆。二是加强。除了对场馆进行建设之外,南通市累计投入资金8.6亿元,对博物馆群的纽带——濠河风景区实施了35项硬件建设项目和14项软项目的。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大幅度提升景观品位,化博物馆周边。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或。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除做好基本陈列的对外工作外,还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举办各类临时展览深入社区、学校、企业、部队等。与此同时,由于环濠河博物馆群的辐射效应,一批县区的文博场馆得到快速发展。

  市东城区“公共文化资源分类供给”项目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补贴、群众受益”的原则,出台《东城区学校(单位)体育文化设施向社会管理办法》。在2011年至2013年度,每年投入500万专项补贴资金,用于推动辖区机关、学校等社会单位文化体育场地设施、礼堂、多功能厅、剧场、操场、广场向广大居民免费,以接待人次、群众满意度、时间及面积为标准,每年从专项补贴资金中,按单位比例的20%给予每个单位1―2万元励。同时,东城区还于每年设立200万的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用来支持和鼓励东城区重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至今已支持文化项目158项,支持资金785万元,扶持了一批立足百姓需求、深受群众欢迎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带动了近2000万的社会资金投入。依据其出台的《东城区公益戏剧补贴资金》管理办法,2010年起,区设立300万公益戏剧补贴资金,通过资金引导、扶持、购买和定项补贴等方式,吸引了林兆华工作室等二十多家戏剧机构,首都剧场、中国儿童剧场、东方先锋小剧场等近三十家剧场加入戏剧联盟,组织了国际青年戏剧节、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等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活动。2011年至2013年,每年由出资,邀请中国评剧院、中国杂技团、京剧院、歌剧舞剧院等几十个专业团体进行包括舞蹈、戏曲、杂技、综艺等多种形式的每周一场的公益演出,使近30万群众享受到了提供的免费文化大餐。

  福建省福州市等“艺术扶贫机制建设”工程开展以来,覆盖到全省9个地市88个县、乡213个偏远农村小学。通过艺术扶贫机制,全省文化馆常年下乡授课的专业人员参加培训,培训按舞蹈、音乐、术三大类分班进行,邀请省内各专业名家分别授课,开展艺术扶贫工程各学科教培训,各艺术类专业动态,现场交流、观摩等系列活动。并筹划与省艺术职业学院共建艺术扶贫师资培训。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艺术扶贫传统艺术培训科目,并结合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在挂钩学校所在村,每年举办村级文化协管员培训班10期,充实提高乡村文化活动内容,帮助组织、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创建过程中,福州市积极探索从亲临授课的导入模式扩展到积极引导、搭建平台的新模式,帮助学生参与各项省级艺术赛事,通过展示树立自信、增长见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鼓励扶贫学生到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担当起了解说员,为游客宣传优秀的福建传统文化。另外,福州市还建设了福建艺术扶贫工程公益交互在线平台。利用网络交互的特性,在网站平台上上传、发布艺术扶贫学校、学生、老师的教学、、需求等多方面的信息资料,促进学校、学生与个人、企业、公益慈善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互助、帮扶的快速对接。福建艺术扶贫工程不仅被福建省文化厅列为福建30个文化品牌项目进行推广。全省宣传、文化、教育、农业、民政等部予以积极扶持配合,许多县区宣传部长和文化局长对艺术扶贫工作做出专部署。该项工程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国文化报》、《福建日报》、《海峡通讯》等新闻对福建艺术扶贫工程都作了深入报道。2007年11月14日,栏目进行2分半钟的专题报道。

  安徽省铜陵市“城市文化社区建设”项目以“重管理,提标准;重培训,抓队伍;重活动,出品牌;重资源,成网络”为总体建设思,以“社区文化阵地标准化、社区文艺队伍制、社区文化活动特色化”为方向,规划了“三中心”、“三工程”、“一平台”的主要建设任务。铜陵市还以推进社区管理体制为契机,在城市文化社区建设中加速推进资源整合,不仅取消了街道,实现了由区对社区的直管,市区范围内原有的社区文化家园分布在新成立的23个“大社区”之中,行政管理层级简化,社区办公场所通过整合成为居民活动场所,文化活动设施面积增加一倍。各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均都设置了书报刊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厅,配置了图书报刊、电子音像,电脑、数码像机、乐器等相关设备,并针对不同社区的文化活动特色需求,相应配备文体器材。建成了18个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并计划今后2年实现全覆盖。按照农家书屋建设模式,建立社区书屋,并列入民生工程实施。社区室内文化活动场所面积由创建前的9400平米提高到18000平米左右,社区室外文体活动广场面积达10万平米以上,在寸土寸金的城区尤为可贵。

  市大兴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拓展方式”通过加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对区文化活动中心、镇文体中心、村级文化大院(社区活动室)进行升级,补充灯光音响等设备设施,在城乡结合部试点建设“特色书屋集群”;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利用公共防空设施空间,开发出地下活动空间10多处,并利用地铁站地下空间,将地铁大兴线9个站建成地下文化艺术走廊;机关与事业单位公共文化空间,协调市局,将面向本单位职工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建成面向属地社区的“百姓活动空间”,另与石油化工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开展了“区、校图书馆共建共享”合作,实现了馆际交流;开发企业文化设施空间,由与文化类服务企业签订协议,并在政策、资金、宣传等方面为其提供支持,文化类企业则根据经营特色服务社区;开发虚拟文化空间,借助三维虚拟技术在网络上重现拆迁前的村容村貌,开发了“村庄漫游”、“与老邻居打招呼”、“送祝福”等在线交流功能,并以、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现瀛海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公共文化设施空间资源配置均等性程度持续提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大幅度增长,与创建前相比,全区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29万余平方米,同比增加了近8万平方米,相当于新建40个2000平米的文化中心,总体增幅达到34.15%。其中,14个乡镇的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增幅达到40.08%,中心城区5个街道达到63.83%,空间资源共享成效突出的寺街道,其公共文化设施空间面积增幅达到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