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夏天,中国大运河将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角逐“世界文化遗产”桂冠。但在这之前,它还要过一道重要的——通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委派专家的实地评估验收。
据最新消息,目前确定来杭的“考官”是一位印度的女性世遗专家,她将在9月底来杭,对运河杭州段的全部申遗点段现场踏看,重点对运河杭州段遗产的真实性、的完整性以及周边的人文生态、运河对杭州人的生活影响等进行考察。
9月16日,杭州运河综保委说,截至目前,大运河(杭州段)遗产区内标识标牌、界桩已安装就位,大运河杭州段遗产监测中心正式启用,沿线遗产点段的4个展示馆也已全面,迎检工作基本完成。
专家现场评估有多重要?
据了解,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遗申报实行严格的限额制,对申报的要求也日益严苛。遗产项目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
每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业委员会指定专家对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并出具评估报告。次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代表将以这份现场评估报告为基础进行最终表决,确定是否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每年一国申报世遗只有一个名额,中国2014年申报的项目,就是大运河。
运河杭州段,首批申报的是11个申遗点段:包括6个申遗点——凤山水城门遗址、富义仓、桥西历史街区、西兴过塘行码头、拱宸桥、广济桥;以及5条申遗河段——江南运河吴江-嘉兴-杭州段(余杭塘栖-杭州坝子桥、杭州塘、上塘河)、杭州中河-龙山河和浙东运河主线。
按照申遗程序,9月底印度专家完成11个申遗点段的现场考察后,回去会写一份评估报告。这份报告,直接关系到明年运河申遗能否成功晋级。
运河两岸设置了428个界桩
中国大运河遗产界桩与遗产标识建设,是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运河申遗迎检的“动作”。
其实,目前你到运河、上塘河边,已经可以看到这些界桩和标识牌。
遗产区界桩每1000至2000米设1处,缓冲区界桩每2000至3000米设1处。目前运河两岸已设置了428个。
它们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显示出遗产区的范围和缓冲区的范围。遗产区内,基本一花一草都不能随便更改,更不允许搞新建筑;而缓冲区内,相对缓和,要建一幢新建筑,如果高度、容积率等可控,经过专家评审,还是可建的。
桥西土特产码头广场有一块巨型花岗岩石碑,总体介绍了中国大运河的和作用。这是“中国大运河遗产标识横式碑”,长约4米,净重十六七吨,从山东运来。今后等到运河申遗成功,还将添刻上世界遗产的标志。
4处申遗展厅全面
一整面墙上都是显示屏,布置在运河边的597个探头24小时为这里输送图像,哪座桥出现裂缝、河道上漂浮垃圾、绿化被人毁了、栏杆断了……看得清清楚楚。
如果你对大运河以及申遗还不够了解,到4处申遗展厅去看看——
京杭运河博物馆第三展厅(在拱墅区运河广场):介绍京杭运河(浙江段)遗产分布和京杭运河、浙东运河历史沿革,并配有视频、动画,生动展示遗产点的过去、今天和未来。
凤山水城门展示馆(中河凤山水城门边上):介绍凤山水城门的由来、历史变迁。
西兴过塘行码头展示馆(俞仁源过塘行西侧):介绍西兴驿和永兴闸的历史和年代变迁。收藏了明朝和清朝年间的民间古玩和文物。
广济桥展示馆(塘栖镇广济桥东侧):沙盘模型向参观者展示广济桥的上百年历史文化底蕴,视频影像再现了明、清年间塘栖的繁华景象。(本站编辑 唐佩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