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人文历史学子论文]浅论中国电视纪录片与国家形象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3-10-30 14:16:5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摘要】国家形象的表现形式是多元的,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体现的是誉度、认同度和信任度。而现阶段,国内学者对国家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际关系、外交政策等领域,与电视纪录片结合的研讨较少。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为例,以小见大,从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史的高度,提出了“中国电视纪录片与国家形象的建构”的重要命题。在新时期,中国电视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力,通过真实画面的展示,客观情景的再现,实中国存像,为伟大时代留影,增强中国纪录片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力,帮助人们从独特深入的视角对中国国情民俗、经济社会的观察了解与评价。

  【关键词】形象建构;传统与现代特性融合;跨文化

  一、纪录片本体与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脉络

  自1958年成立,中国电视纪录片随即产生。有学者将中国电视纪录片诞生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999-)。

  中国电视纪录片受社会、纪录片制作技术与观念等多重因素影响,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主题表征,塑造出的国家形象也有其时代特性。化纪录片时期,新中国建设百废待兴,又受到来自资本主义阵营国家的与,基于这一历史因素的考量,电视纪录片以报道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为主,或记录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外事活动,承担化的宣能。

  人文化纪录片时期,创作了《话说长江》、《话说运河》、《望长城》等一批以民族文化为题材的大型系列纪录片,正如《望长城》的总编导刘效礼在开拍前的定调会上所说:“长城要拍,但更重要的是拍长城两边的人。长城本体,只不过是一堵奇长的墙,象征着中国人的脊梁。”借助长江黄河等中华文明的象征,“民族”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主题表征。

  平民化纪录片时期,《神鹿啊,我们的神鹿》、《最后的山神》、《龙脊》等关注于物和边缘题材的出现,体现出国民个人意识的,通过个人命运的窥视体现国家发展的现状。

  现阶段,纪录片的形态呈现多元化的样式,无论是《故宫》、《敦煌》等历史性题材,还是《大国崛起》、《金砖之国》等现代性题材,共同点在于通过对历史或现状的演绎与思考,关注记录社会主流现实生活,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发展与进步,近期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也不例外。这部纪录片,不仅收视率超过了不少黄金时段的热电视剧,甚至还了社会的热议。《舌尖上的中国》在让观众大饱眼福的同时,还带动了餐饮业的销售业绩:福州特色小吃店挤满了顾客,在领略福州悠久文化的同时,还不忘品偿特色小吃,他们中不乏许多外国游客。

  二、《舌尖上的中国》与国家形象的建构

  国家形象是指在国际和国际交往领域,由主体基于自身的知识、体会、经历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对一个国家的认知的总和。 是国家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及国际地位的反映,同时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直观体现。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既有利于民族自尊的养成,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国际,为国家的经济合作、交流创造更多条件。

  国家形象的表现是多元的,除了、经济军事之外,还包括深层次的文化与人文;她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纪录片本身更多的关注于人和人的状态,通过语言,真实的还原出人民的思维习惯与文化传统,从而展现国家的方式。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A Bite of China)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既是一场视听盛宴的上演,也是一次在对原有框架的打破和新框架的建构中实现国家形象架构的过程,是电视纪录片与国家形象塑造的自然结合。

  《舌尖上的中国》于2012年5月14日至5月22日晚间22:30分在CCTV综合频道,按照“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以及“我们的田野”分成七集。这是央视推出的首部食类纪录片,平均收视率达到0.5%,第四集收视率最高,达到0.55%。笔者进行了相关调查(问卷内容见附件),发现认为此纪录片吸引受众的原因以“记录中国悠久传统文化”与“展现老百姓生活状态、人情味十足”居多。

  图表一 《舌尖上的中国》吸引受众分析

  传统文化与现代特性的相互融合。总导演陈晓卿介绍该片时说道:“《舌尖上的中国》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舌尖上的,另外一个是正在变化中的中国,这是两个密不可分的部分。我们希望观众从中国人对食的热爱里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从中国人对生活热爱里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和发展。”如在《时间的味道》一集中介绍金华火腿,解说词写道“金华火腿正在与金华这座小城一起,在时代中演变、迈进。”以金华火腿为切入点,火腿制作保存方法的改进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并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特性相互交融的结果。China Daily 用 A program about Chinese cuisines will offer insights into the geographic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of what the countrys people eat. (笔者译:这档关于中国食的节目将通过地理、历史以及文化等各方面来展现这个国家的饮食文化)对该片进行介绍,通过多方探析,共同呈现留存至今的传统工艺和与时俱进的生活方式,把挖掘到的深层文化信息传递给观众。

  国情民俗与食关系的重新审视。从主体角度上看,《舌尖上的中国》依然遵从了央视的国家主义叙事手法,继承了宏大叙事的现代纪录片。从云南的诺邓火腿到浙江的嘉兴粽子,从偏远的大山深处到繁华的东南沿海,跋山涉水寻觅地方食,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与观众的个体记忆产生共鸣,强调文化共同体的回归。从细节处理上看,突出个人与家庭,不是空洞的宣讲食的风味与制作技巧,而是通过表现个人、家庭甚至族群的饮食经历与中国饮食文化史的内在联系,将舌尖上的故事娓娓道来。如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介绍陕北的主食,以陕北人老黄掀开蒸笼的镜头开场,围绕老黄做馍馍、卖馍馍的过程展开,自然的体现出糜子在陕北人的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形象是物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被人脑映像后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特定媒介的输出。

  图表二 形象过程简图

  不是单一的对食生产流程进行拍摄记录,而是将食物融进百姓生活,与普通人产生联系,拉近受众与纪录片的距离。在过程中,使观众对影片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留下更深刻印象。

  镜头表现与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在纪录片和所有的电视节目类型里,都可以不使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而阐明观点。图像本身便可以建构一种观点。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运用大量的浅景深镜头与微距镜头,从微观角度展现新鲜欲滴的中华食。纪录片拍摄与制作技术水平的提升,将食制作过程还原到极致——翻炒,拍打,擀面,出锅……厨房里司空见惯的细节动作,都被清晰、真实地拍摄下来。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产生的信任危机,《舌尖上的中国》通过镜头语言的运用,在展现一个充满家乡回忆与人文关怀的中国的同时,也展现了一个放心、安全的饮食。据新华网5月27日报道:“在被食品安全问题困扰的中国,数千万中国人在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又重新找到了传统食的可贵与文化魅力。”纪录片带来文化的同时,又重新拾回了社会对这个“民以食为天”国家形象的认知度。为中国消费者重塑了信心,这就是纪录片的魅力。以往的电视纪录片性或主观色彩较浓,因而很难被其他文化体系的人接受,相比之下《舌尖上的中国》以一种更为艺术、更为巧妙的方式使观众更易接受与理解,取得了更加有效与直接的效果。

  三、国际与跨文化

  福柯曾说:“话语即。”由于国际秩序的失衡,中国国际话语权缺失,导致信息的强势输入与中国对播之间存在逆差,中国国家形象的自身建构在影响力方面远不及所塑造的中国形象。因此造成了受众印象与中国实际形象之间的反差,正如李希光在《妖中国的背后》一书中所写:“中国在十九世纪末国人的心目中,是落后、、的象征。而中国在国的移民,也是国当时的种族主义文化的品之一。好莱坞影片中的中国和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丑恶思想倾向的产物。”

  根据国智库皮尤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0年6月17日公布的全球调查报告(见图三),对中国形象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性,发达国家对中国持负面印象的比例相对较高,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的国家形象基本上是进步的、友好的。在国际上,从“中国崩溃论”到“”,从“中国责任论”到“中国不确”,中国的国家形象同经济大国、大国的实力严重不匹配。如何改变国外对中国形象理解形成的偏差,展现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成为当务之急。

  符号(Sign),是人类的要素、载送信息的代码。符号具有跨越性的特点,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地信息。 建构国家形象,中国曾通过“京剧”、“武术”等文化符号的输出进行,并初见成效。在奥运会前后,“中国制造”广告片、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等影视产品纷纷在境外荧屏亮相,带给我们通过影视产品进行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中国电视纪录片通过真实画面的展示,客观情景的再现,进行有效的国际,帮助人们增进对中国国情、社会的认同。

  图表三 对中国形象认识

  数据来源:Pew Research Center

  由于不同国家的国家利益、思想价值观等存在较大差异,跨文化表现出一定的冲突性,既存在于对文化解读的偏离,也可能表现在对异国文化产品输出的抵制中。因此,如何减少冲突,增进融合,成为电视纪录片的一题。

  纵观《舌尖上的中国》全系列,笔者认为这部电视纪录片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不仅是从寻觅食、社会发展的角度,更通过一种价值观的传递。在《自然的馈赠》一集中,对采摘松茸进行了补充性的解说,“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在捕鱼过程中,也做了同样的细节性补充,“拉上来的网中竟然没有一条小鱼,每条鱼的重量几乎都在两公斤以上,这正是查干湖人口相传的严格。冬捕的渔网是6寸的网眼,这样稀疏的网眼只能捕到5年以上的大鱼,这样未成年的小鱼就被人为的漏掉了,郭尔罗斯蒙古族有一句话叫做‘猎杀不绝’……”体现出人们对自然的,改变了以往竭泽而渔的做法。食是一个窗口,将现今中国国民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传递给世界,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形象,展示出这片土地上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好的关系,并继承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当今低碳、环保的时代要求。

  除了展现时代发展的价值观,《舌尖上的中国》也包含着对中国百姓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的传承与彰显。如在《五味的调和》中,“苦尽甘来,是中国人在味觉上对‘苦’的辩证,更是在逆境中习惯的。最完满的人生,总是五味杂陈的。”通过输出中国传统价值观,让世界增进对中国观念的理解,从某种程度上讲,电视纪录片扮演着国家使者的角色。

  跨文化需要淡化意识形态的鸿沟,思考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如何与人类普世价值相结合,不能简单地普世价值,而应该将普世价值分为不同的层次,将与普世价值、人类价值相结合,才有可能达到共同的理解。 当一个群体的文化被另一个群体理解并认可时,就形成了文化认同,从而产生进一步的文化共享,同时推动本国文化的有效,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产生积极作用。伴随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之间的信息互动和扩散,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的电视纪录片为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创造了有利的情境,从中国形象的历时性与世界横断面的共时性这两个维度出发,有利于信息的接受和目的的实现。

  四、结语

  国家形象可以分为塑造的形象和被他塑造的国家形象。央视作为国家级,通过所拍摄的纪录片,既承担着对外展示国家形象的功能,又担负着对内建构国家形象的作用。塑造的形象是一个主动选择的过程,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曾公开强调说,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很大一部分源于国家自身形象设计的能力,因为它能够卓有成效地表达自身的军事经济、和文化水平。 被他塑造的国家形象是一个二次塑造和的过程。在国历史频道(The History Channel)中就有关于Great Wall of China(《长城》)、Silk Road(《丝绸之》)等纪录片的视频。

  国家形象的塑造是一个长期建构的过程,除了加强公共外交和发展文化软实力外,笔者认为提高国际能力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必须尊重国际规律,掌握跨文化技巧,提高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水平。当代中国纪录片对新闻传媒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这就是紧跟时代、深入社会,发挥纪录片真实性的本体特性,通过大量信息,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与观众发生“心灵对话”,推动人们对一个趣味的中国、一个活力的中国、一个幸福的中国的。

  国家形象至高无上,作为新闻传媒的未来人我们任重道远。

  (作者系:大学新闻与学院研究生)

  诺贝尔经济湖南用卫星公艾滋病人 公共浴室买房贿赂官员被嫌小机场爆炸印度踩踏韶山19亿纪念陆生要求普通话授课9月CPI同比大增网民呼吁恢复黄金周中央治理空气男子被泼水莫斯科发生骚乱李小冉 流产谢娜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