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嘉兴风俗> 文章内容

小安调研2014年10月16日星期四

※发布时间:2014-10-16 11:41:3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梅花洲简介

  一个承载着灿烂文明的千年历史遗迹,因大小河道曲折潆洄、纵横交错,将地势惟妙地分成五瓣,状若梅花,故有“梅花洲”之名。梅花洲内拥有三处著名千年历史遗迹:始建于南朝的石佛古刹钟声袅袅、余音不绝;两株千年银杏隔河相望、遗世;三步两爿桥藤萝攀绕、流芳遗梦,写尽了江南这一方盈水间千年不绝的韵味,再现了三百年的中国情怀。

  主要景点介绍

  石佛古寺

  石佛古寺乃江南名刹,肇基于南朝宋,距今已有1240多年历史。唐肃至德二年(757),因平治土地,掘得地下四尊石佛,得名“石佛院”;宋为“保圣院”;明初始称“石佛教寺”,简称“石”。此后屡逢灾变,遂成废墟。2005年得以重建,2009年被评选为“南湖新十二景”,千年古寺终于重现荣光。

  千年银杏

  梅花洲石传承下来两株千年银杏树,两树隔河相望,据传为一雌一雄。参天的古树树干通直、枝繁叶茂、丰姿秀丽,春夏翠绿、深秋金黄,雄浑古朴、蔚为壮观。2002年,嘉兴市南湖区人民颁发的古树名木牌,鉴定该银杏树树龄已有1240多年,是嘉兴最古老的树木之一,被誉为“平原上之王”。

  三步两爿桥

  三步两爿桥是凤桥最著名的遗存,是凤桥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代表。相传始建于唐朝,由石内的化缘建造。由于从第一桥下来只需走三步就上了第二座桥,故称之为“三步两爿桥”。两桥成直角相连,似一把双连圆形锁,建在三水汇合之处的梅花洲的花蕊上。

  香花桥

  明正统年间重建石,有八景,香花桥为其一。系南北向的单孔石拱桥,重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至光绪二十年(1894)再次重建。凤桥著名诗人潘鸿谟在《寺布月》中写有“香花晚桥风”的句子,让人浮想联翩。

  冯氏老宅

  冯氏老宅建于清末民初,为三组中轴对称的宅院,自西向东依次组成,占地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建筑风格是徽派建筑与江南传统建筑的融合,在嘉兴的传统民居中较为少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翰林书院翰林府第

  翰林府第以“镜因胜幽,名以传”而成为古代嘉兴文人游览、读书、诗咏、归隐、避难之所在。自明末以来,来此隐居的名士文人逐渐增多,其中有岳飞后人嘉兴知府岳元声、闻名于世的大收藏家项元汴、与董其昌齐名的著名画家李日华、以制“檇李匏尊”闻名的巢鸣盛,以及大文豪朱彝尊及其祖父朱国祚、知名文士彭孙贻等。

  仪贤桥

  仪贤桥坐落于梅花洲东西景区交界处,整座桥以石桥为基座,桥面上配以木质结构的廊棚,与四周古朴却又不失生动的景致融为一体。仪贤桥是景区内的最佳观景点,相传以前站在次桥上,可尽览梅花洲十二座桥的景。如今这里可以将石、香花桥、千年银杏、三步两爿桥、风家大院等名胜尽收眼底。

  最江南老街

  梅花洲,旧时的繁花集市、官宦之地。修复后的西街两边商铺林立,商铺二楼道旗上的店名均为西街原有的老字号,重现了当年商业的繁花和民风的淳朴。漫步西街,翰林书院、冯氏老宅、千年银杏、石佛古寺、三步两爿桥一一呈现眼前,仿佛一段穿越时光之旅,悠远的记忆,旧时的生活渐渐清晰。

  民俗文化村(影视)

  比乌镇、西塘更清幽的,比横店、新昌更便捷的交通梅花洲厚积薄发,后来居上,随着《枯木逢春》(原名《纸船明烛照天烧》)、《喋血胶东》等影视剧的热拍,梅花洲迅速成长为影视剧拍摄的理想之选。游玩梅花洲的你,随时可能出现在导演们的取景器中,获取一份意外的惊喜和好的回忆。

  友情提醒: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用户协议和免责声明。

  声明:本网站所刊载的内容来源于物业顾问,不物业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该等物业信息不包含任何购买要约意图,任字、图片信息不构成物业交付标准或配套;相关物业信息仅供参考,请致电物业顾问了解详情,最终以物业顾问提供信息为准。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