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05日讯 (今日早报记者 纪驭亚 金丹丹 郑司琪)高考将不再考英语?高考将从2017年开始?近一年多来,有关高考的话题始终保持着相当的热度。昨天,高考的大方向终于尘埃落定。昨天上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
作为试点省份,浙江将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记者了解到,我省的高考实施方案预计一周后发布。
方案聚焦
昨天公布的《实施意见》,对高考的内容、形式、录取、管理等环节进行了全新设计和部署,其中不分文理科、取消艺体特长生加分等10项变化备受关注。
【不分文理科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按照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现行高考制度,学生主要按文理分科,考察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外加文科综合或者理科综合的成绩,也就是大家所说的3+X。这些科目相加所得总分,即是高校招生时的最主要依据。
而根据《实施意见》要求,为了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而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分值不变)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而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简单来说,就是高考总成绩=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数外(外语可考2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4门随学随考,学生从思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自选3门成绩计入总分)。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
【高考计分3+3
自选科目看特长】
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学业水平要测试
综合素质入档案】
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考试范围覆盖国家的所有学习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组织实施。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
【取消艺体特长加分
省级加分不通行】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
【回归全国统一卷
异地高考更有戏】
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
【自主招生后进行
联考培训要取消】
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
【高职院校搞“特招”
职业技能是必考】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录取不再按批次
双向选择机会多】
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试点。
【校长签发通知书
录取结果可】
高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试录取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绿色通道再拓宽
寒门学子不用愁】
继续实施支援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部地区招生。部属高校要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官员解读
2017年全面推进高考,如何体现百姓?昨天,教育部负责人就一些社会关注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保持现行制度稳定
着力解决择校、加分造假等问题
问:这次的总体定位是什么?
答:总体定位是,促进公平、科学选才。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我国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这次在保持现行考试招生制度稳定的基础上,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更好地科学选拔各类人才,更好地社会公平。
重点高校定向招收“贫困生”
不再让“寒门难出贵子”
问:如何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机会?
答:由于城乡基础教育水平存在差距等多种因素,农村学生考上重点高校的比例相对较低。今后将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这项计划2012年开始实施,当年安排1万名,2013年扩大到3万名,2014年扩大到5万名,覆盖22个省(区、市)的832个贫困县。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还要安排一定比例名额,专门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力争到2017年使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并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两考
覆盖所有科目避免偏科
问:为什么要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答: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程度、避免严重偏科的一项制度设计,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今后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国家的所有学习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统一组织实施。各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2014年,教育部将出台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
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综合素质评价程序公开防“注水”
问:如何确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有序、真实可信?
答:这次的重点是更好地规范评价的内容、程序,确保内容客观真实、程序公开。一是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二是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内容真实准确。三是各省(区、市)制定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学校组织实施。2014年,教育部将出台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
高职院校相对分开招生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
问: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如何进行?
答:根据方案,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将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四问
文理不分,英语考两次,自选3科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高考方案出台,对学生、学校又有何影响?昨天,本报记者请相关学者进行了点评。
点评嘉宾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吴敏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处处长
丁光宏 复旦大学招办主任
尚可杭州高级中学校长
叶翠微 杭二中校长
毛伟民 杭州长河高级中学校长
一问
文理不分班,学生该怎么培养?
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高考中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不分文理,对学生、学校来讲,是很大的一个变化。”杭州高级中学校长尚可说,这有助于学校确立文理并重、互相融通的学生培养目标。
文科和理科的素养都非常重要。理科的科学态度、思维方法,文科学生都需要,而文科的人文情怀、生命境界,对人的成长也非常重要。文、理,也就是人文与科学,缺一不可。“文理融通,才具备强的持续发展能力。”文和理,就好比“人”字的一撇一捺,共同撑起大写的人。
“不分文理科,高考科目的范围和要求也要有所调整。”尚可说。比如数学,不分文理,教学内容、考试内容肯定会有调整。
原来文理科科目是固定的,新的方案,可以在学业水平考试科目里选3门。以后,除了选择传统的文理科科目外,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物理、化学+历史,交错起来选。“当然,这个选择,除了考虑自己的强项弱项外,还要受高校专业的制约。”尚可觉得,高校招生专业和课程之间有所对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意识。
另外,同一门课,对一些同学来说,是学业水平考试,而对另一些同学,则相当于“高考”,这样,不同学生对同一门课关注的程度、希望达到的水平,就会不一样。
比如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考成绩的这部分学生,在测试时就要达到比较好的水平,学校要怎么满足?目前课程的模式,就需要调整了。“在必修课学习中,学校肯定需要根据学生的选择,采取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等方式。这对学校目前师资数量和结构,也会带来挑战。”
二问
方案从本届新高一开始实施,是否太仓促?
“学生不用再被分数了。”杭二中校长叶翠微用了这样一句话评价。
以前,学生都是以考试分数为第一考量,优先考虑怎样拿高的分数,然后才是考虑学习兴趣。因为文科成绩不理想选了理科,因为理科不理想选了文科的例子比比皆是,至于自己究竟喜欢读什么科目,往哪个方向发展,很多学生一直到了高考结束填志愿的时候还是懵懵懂懂。
“其实学习压力是因人而异的,只要对读书感兴趣,100斤的担背在身上就像是只有20斤,反之则越重。”叶校长说,新的方案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鼓励学生按兴趣学习,找到自己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方案给学生减轻了不小的压力,也体现了育于一味追求分数的教育。
新的高考方案目标直指今年9月入学的高一新生,对他们来说,这个决定是否过于仓促呢?杭州长河高级中学校长毛伟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像这样有选择的学习方式早就在进行了。
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开设了选修课。比如在长河高级中学就采用了走班的形式,所有学生在高一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上不同层次的课。例如,一个学生喜欢文科,理科科目只要达到会考要求就可以了,那么他可以选择难度相对较低的物理、化学课,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文科上。选什么难度的课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上课情况进行调整。
“不仅仅是高中,对初三的学生来说,选择进入哪一所高中学校并不是一味考虑分数高低,而该考虑学校的教学特色是否符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毛校长说,这两天他也在和周围的人讨论新方案,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因为有了选修的铺垫,其实大家都不会觉得取消文理科的决定很“突然”或者难以接受。
三问
高校和高中之间该如何衔接?
不分文理科,自主选择3科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会有什么影响?
“说实话我们也是刚看到《实施意见》,还在等待更细化的全省方案。”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处处长吴敏说,需要高校和高中之间衔接的细节有不少。但他也表示,这种新的录取办法,更有利于考生在高中阶段就寻找、培养学科兴趣,而非埋头苦读3年,高考结束后,匆忙选择一个专业。
“按照我们现行的录取办法,每个考生可以填5个平行院校志愿,而每个院校志愿中含有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吴敏说,他听到过一种可能的新录取方式:打破学校界限,按专业录取。即考生可以不受院校志愿,填报五六十个平行志愿。“如果按这种办法,让学生更有可能被自己心仪的专业录取。”
但吴敏也同时表示,具体高校要如何与高中衔接,怎么录取,还需要等待更细化的全省高考方案。
据悉,今天下午,教育部会组织重点高校进行视频会议,浙大就有分会场。9月9日,省教育厅也会组织相关会议,研讨座谈。
四问
自主招生,能否打破集中录取制度?
这次颁布的高考方案,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觉得,“比较有价值的是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这也是熊丙奇多年一直的自主招生方式,“是否能起到打破集中录取制度的作用成正的‘亮点’,要看高考后自主招生的具体操作。”
“自主招生不再采用联考模式,意味着我们和大学、上海交大共同举办的自主测试‘华约联考’也就没有了。”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处处长吴敏说,他们目前也对如何具体操作存有不少疑问。例如,“华约”没了,那是否允许各高校自己组织测试?如果可以组织测试,是只能面试,还是可以笔试+面试?
网上有种说法,会考成绩可能会成为自主招生面试的门槛。在吴敏看来,这基本不现实。“我不清楚会考等级比例分布,但据我所知,高中会考比较容易。就算只有10%的学生能拿到A,那全省也至少有几万人。”
今年上半年,复旦大学就宣布,该校自主招生的“千分考”将从明年开始,率先在上海取消,改由根据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类似于会考)决定自主招生面试资格。此番浙江和上海一同被列入高考试点地区后,浙江是否也会取消“千分考”?复旦大学招办主任丁光宏昨天在电话里告诉记者,是否取消明年在浙江的“千分考”尚无。“我们还在等浙江的细化方案出台。”
而自主招生由高考前延至高考后进行的影响,丁光宏表示还没有经过评估。而吴敏则预测,“影响应该不会特别大。” (本稿综合)
(原标题:国务院昨公布高考方案 高中不分文理 浙沪今年高一新生参与高考试点)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