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去年曾经说过,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与之融合是传统商业的必然选择。对于未来趋势,拥抱变化者、创新者赢,互联网和传统商业一定是融合。
那么,免费模式、用户导向、平台概念……这些互联网常见的元素,用在房地产企业上灵不灵?
一些房地产企业的初步尝试,让互联网对房产行业的初露端倪。但这样的尝试与改变是否已经成熟,消费者是否买账?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转型案例的A面与B面。
不收物管费的物管公司
互联网思维关键词:免费
案例A面:小王是深圳花样年旗下花港家园的一位业主,入住已经一年多了。他这样描述花样年的“彩生活”物业:“每天浏览彩之云APP已经是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看一下当月供应的水果是啥,碰到家人爱吃的,就在下单,动动手指,新鲜水果就送上门了。价格比超市里便宜许多,而且是从地头直接就进了我们的餐桌,相对安全。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可以在社区商店里选购,只需要点击手机页面,就能送货上门,十分方便。彩支付体系这个第三方的支付平台,还支持先享受再支付,并可以根据服务满意度来评分。”
深圳市彩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生活”)和其他物业公司最大的不同是,它不收物业费。互联网思维中免费的概念被彩生活首先引入,让原先需要付费的服务不再需要业主来买单,并且将服务扩大升级。
彩生活隶属于花样年集团,该公司以房地产为主业,2013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01.74亿元,但花样年董事长说:“拿地越来越贵,差异化越来越小,房地产越来越不好玩了。”
因此,彩生活搭社区服务平台,做物业托管、社区小额金融服务、社区电商平台。打个比方,彩生活利用社区广大业主的庞大需求,以团购的方式与供应商合作,建立全新的流通渠道。由于节省了中间环节,团购又能拿到较低的价格,所以业主得到了价廉物美的商品和服务的同时,彩生活作为中介信息服务商也可以拿到相应的利润。
对于新型的物管模式,心中自有一本账,花样年物管平台彩生活自2002年投资50万后,第一年盈利60万,第二年125 万,第三年260万,每年百分之百递增,2013年产生1个亿的利润,共分红2700万,形成了9000万的现金资产。2012年,花样年服务平台服务的人群约400万,一年的总消费接近500亿元。不让这500亿从门前流过,是花样年的目标。
“我们希望到2020年能雇佣超过100万的劳动力,花样年的轻资产收入能超过房地产,花样年将成为基于社区服务的金融投资控股集团。”这样描述花样年未来的发展战略。
案例B面:花样年虽然在社区服务平台上获得了成功,但在基本的物业服务上,却引来了不少业主的吐槽,称基本的物业服务太烂。
有业主开专贴投诉花样年物业:“物业让人非常失望,电梯天天修天天坏,地灯三两天又不亮了,一看买的就是便宜货;有事情要看,他们说只保留7天的,7天以前的看不到了,可我在网上查到是至少保存30天的;我家亲戚来时在门口对保安说声开门,保安问也不问就把门给他打开,安全得不到保障。另外,小区高楼住户乱丢垃圾的情况非常严重,2008年物管就说很快每个楼会装,现在连的影子也不见……”
看来,免费的物业服务,给业主的体验并不佳。
不需抵押和的房贷
互联网思维关键词:用户
案例A面:很多楼盘的项目营销经理都会感慨,限购限贷政策紧,客户付不出二套房的七成首付,自然也就买不了房子。有的购房者,甚至连第一套房的首付都付不齐,只能与房子擦肩而过。开发商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潜力客户流失。
但有一家房产公司却从这里找到了商机。该房产公司启动了一项面向家庭消费的信用贷,名叫家园云贷。它和传统的贷款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不需要抵押和。听上去,和淘宝的小额贷款有点像。据了解,这款金融产品,只局限于该地产公司的业主。
业主只要有稳定的工作,提供一些简单的证件,譬如身份证、户口本、银行流水,就可以从家园云贷贷到款。最高贷款额度可达150万元,放款速度还挺快,1~3个工作日搞定,还款时间可长可短。
记者粗粗算了一笔账,从家园云贷贷款100万元,月利息是1.2%,也就是每个月的利息是1.2万元,一年的利息就是14.4万元。杭州浙商银行某支行行长认为,1.2%的月利息相比较于银行,那是不便宜的,但如果与民间借贷普遍1.5%的月息相比,是有优势的。不过这样的贷款,基本用于短期应急为主。
据了解,家园云贷经过半年左右的时间,单月的信贷投放量已过5000万元,截至去年底还没有出现一单不良情况。
这项金融创新也是建立在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基础之上的。据了解,由于多年从事房地产代理销售和顾问等业务,该公司在数据积累方面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累计服务近2万个开发商、5万个楼盘项目、600万户家庭。
案例B面:对于这一贷款项目所说的无需抵押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也有不同看法:“这就是个噱头!贷款给自己的业主,用以购买自己的楼盘,在贷款过程中,必定会跟客户签订协议,诸如违约或者无法还款时,该地产公司有收回客户所购买的那处房子等。说白了,这是变相的抵押。只要是商人,都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O2O模式运行的万汇网
互联网思维关键词:大数据
案例A面:去年底,万达集团旗下,万汇网上线试运行,这是万达广场的O2O智能电子商务平台,以全国万达广场为依托,业务涵盖百货、美食、影院、KTV等领域。
有一句广告语,万汇网,随时随地逛万达。万汇网致力于实时为用户提供最新的广场活动、商家资讯、商品导购、优惠折扣、电影资讯等全方位资讯与服务,不仅帮助消费者发现海量优惠且优质的商品,获得更高生活品质,还可以为光临万达广场的消费者提供免费Wi-Fi、店铺、街景地图、智能寻车等一系列智能服务。与淘宝、京东等平台的模式不同,万达电商是O2O的模式,即借助电子商务,将丰厚的线下资源与线上资源进行整合。
“万汇”APP作为万汇网的手机客户端,可以实现万达广场内免费上网、找车位、室内等多种功能,在服务万达广场会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返点、抽等方式只是万达电商吸引会员的方法,万达电商真正的核心是大会员大数据。”
案例B面:虽然借用了大热的O2O概念,但是目前万达并不支持线上下单,其实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O2O模式(即Online To Offline,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只有打通线上线下,并在商户交易过程中实现盈利的模式才能叫做O2O。目前,万达所进行的顶多只是线上手段实现推广而已。
据了解,在其上线不久,就有消费者体验了一把,“试点广场之一正好在我家附近,第二天马上去体验了一番。办卡的人非常多,已经到了缺货的状态。办完卡去消费,买单结账拿出电子优惠券,商家并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直到和领导沟通才得到解决途径:使用线下优惠券直接抵扣操作。”看来,万汇网实际操作起来,还存在问题。
除此之外,如何让更多的人使用移动端的万达?如何让移动端用户为实体的消费者,产生实际购买力?移动端用户粘性如何保障?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不是容易的事。如此看来,要实现真正的“大数据、大会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