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小挂历]人日祈福两千载 今人推陈出新来?嘉兴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2015-3-17 11:29:4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重庆中考论坛zslpsh,重庆学校zslpsh,重庆学校zslpsh,重庆市中学生网,重庆中学生网,重庆中学生网站,重庆中学生网好,重庆中学生学习网,重庆中学学习网,重庆中学生网家教,重庆中学生论坛,重庆学生zslpsh,重庆高考论坛zslpsh,重庆中学排名zslpsh,重庆中学zslpsh,重庆中学生,重庆学生网中考,重庆中考zslpsh,重庆中学生交友,重庆初中生,重庆中学生学习网,重庆土话网,西南云南方言网,最新电影淘娱淘乐,tianyanmao.cn,重庆18680好,岳阳yy房产网,重庆18680,云南西南方言网,网店taoyutaole,电影淘娱淘乐,最新电影淘娱淘乐,电影淘娱淘乐,娱乐资讯taoyutaole,影视淘娱淘乐,taoyutaole笑话,taoyutaole淘娱淘乐,娱乐taoyutaole,时尚taoyutaole,重庆生活新闻,贵州西南方言网,027旅游新闻网,重庆特产18680,0871昆明旅游人才网,重庆生活18680好,观赏虾之家zadull,022天津交友,022天津交友网,水草造景zadull,18680重庆特产,0755深圳交友网,0755深圳旅游招聘,0755深圳旅游招聘网,0755深圳旅游新闻

  央广网2月25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民俗小挂历,转眼到初七”,要说这“时光如水不停留”还真不假,这年一下子就过到了初七。话说女娲造,头六天创造了牲畜,到第七天终于造出了人,所以初七又叫“人日”。

  人日,顾名思义,就是人的生日嘛,当然这个说道也特别多,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吃面条,还有吃盒子菜,广州人就在这一天会有吃七宝羹的习惯。那么,除了饮食方面,各地还有哪些民俗?闲言少叙,把时间交给民俗小专员纪俨玲,来帮我们翻开今天的民俗小挂历。

  时光飞逝,转眼咱们春节期间的《民俗小挂历》也翻到了最后一页。

  传说女娲在初七创造了之灵的人类,所以,今天也有了“人胜节”“人口日”“人七日”这些“别名”。东坡有云“屏间带日金人活,头上迎风彩胜翻”,古人颇具情趣,这一天不但登高赋诗,还会戴一种叫“彩胜”的头饰;我们读《荆楚岁时记》可以知道,晋朝起,人们吃“七种菜为羹”的“七宝羹”庆祝。而吃煎饼“熏天”、祈福神明的习俗也没有被岁月淹没。不信,来山东临沂看看。

  临沂人:大年初七这一天,我们家里边的老人都在院里摊煎饼,之后我们呢,有一个习俗就是送火神祈福,就是在口点个火把一直送到村外边。

  “捞鱼生”这个寄托希望的古老习俗,在湖北依旧沿袭。

  湖北人:很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南方人捞鱼,北方人吃面。这人日节吃得的面也有讲究,叫拉魂面,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初七一过,也该收收心准备春耕生产了。

  北方人:到了中午早早地都把面和好、醒好,就是羊肉哨子面为主。拉魂面做工讲究特别特别多,调料也特别特别讲究,到了三、四点钟拉魂面吃完了,就该是拜亲戚的干啥的都该回家了。

  中国人过节习俗的丰富多彩,不仅体现在饮食文化方面。在浙江嘉兴还流传着“称人”的习俗,用来祈福在新的一年和顺安康。

  嘉兴人:早晨年糕粥吃好后,大人们就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大称,去搬一只农村中专装粗重物品的毛竹篰。然后将麻皮绳往廊屋的穿梁上一丢,系在穿梁上。小孩子便争先恐后地跳进毛竹篰里称起来。年初七称人时都会边称边开玩笑,这一天被人笑骂,一年中便少病少恙,平安无事。

  古人喜欢在初七登高赋诗,一方面舒展文采,更重要的是寄托情思,而这个习俗要追溯到唐朝,从同在四川做官的杜甫和高适的友谊说起。

  专家:正好在正月初七,高适寄了一首诗给杜甫,叫做《人日寄杜二拾遗》。多年以后,杜甫已经离开了四川,处于悲惨境地,突然翻出了《人日寄杜二拾遗》的这首诗,他很伤怀,写下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清代光绪年间,何绍基来到草堂题写了“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的对联,自此文人墨客都在初七人日这天来凭吊诗圣。

  人日的习俗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诗人辈出的成都,近年来又衍生出了初七拜祭杜工部的习俗。

  专家:我们会举行祭拜人日祭拜诗圣杜甫的仪式,举行草堂唱和,在我们大雅堂前很大型的草堂唱和,以此来纪念传统民俗。

  中国人从来不缺乏传承历史的能力,更不缺乏推陈出新的魄力,这从两千多年来初七民俗的沿袭和丰富,可见一斑。我想,不仅是民俗,在很多方面都是如此。这也正是:初七登高戴华彩,人日祈福两千载。古来墨客挥情才,今人推陈出新来。好啦,初七的各地民俗,咱就先聊到这,今年春节期间的小挂历,也先给给您翻到这!

  不得不感慨,历史名人的故事,为民俗增添了文化气质,为“人日”增添了更多人文主义的色彩。传说“人日”与女娲造物有关,这毕竟是传说,那“人日”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些年又有了哪些新发展?来听听民俗专员章成霞,对师范大学民俗专家萧放的采访。

  萧放:初七是我们一个重要日子,我们叫“人日”。这个日子凸显的时间,也是在六朝的时候,其实这一时期是个战乱的时期,人口减少很多,逐渐就发明了这个节日,祈求通过一些仪式,民俗,比如说剪个彩人,戴个花,来祈求人丁兴旺。我们传统的里面,在节日里有一个灵魂更新的观念。比如说我们过年的时候旧年很多不高兴的事情,通过鞭炮一放,通过家人的团圆的交流,通过祖先祭祀的对话,我们就可以调整我们的心情,让我们再出发。过年就是一个新的出发的驿站,周而复始,让我们的民族这么世世代代几千年就这么走过来,我们不断地追求新的东西,获取新的能量。

  在初七这一天,神州大地的民俗真是多姿多彩,而回顾过年这几天的《民俗小挂历》,我们一直在感慨,中华文明精深,民俗的推陈出新确实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