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唇齿,淮右襟喉。三国故地,包拯故乡。
合肥,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而今是全国著名的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全国科研教育中心城市,全国金融综合中心城市……
2010年3月26日,在浙江嘉兴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次市长联席会上,会议正式宣布接纳合肥、盐城、马、金华、淮安、衢州等6个城市加入长三角经济圈,合肥荣登“全球第六大城市群”这样一个广阔而全新的舞台。
2013年2月23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首届会商会”在武汉举行,合肥、武汉、长沙、南昌四座省会城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长江中游开发“中四角”正式成立,合肥成为‘中四角’的重要一极。本就是“长三角”的合肥市,这次又加入“中四角”,在共饮一江水的兄弟城市中,合肥处于左右逢源的叠加。
居“高”为范,立“新”为风。合肥高新区处在这一片充满活力的区域,其地理、交通和资源等优势不言而喻,但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的下,高新区如何寻求突破?又如何在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实践中规划未来?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这块热土,倾听合肥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任李兵讲述关于这座科技新城的故事——
记者:成立于1991年3月的合肥高新区已走过22年的历程。先后摘取了“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工业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在2012年召开的国家高新区工作会议上被授予“国家高新区建设20年先进集体”称号。请问,贵区取得这些骄人成绩的秘诀是什么?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
李兵:无论是一座城市、一个高新区,还是一家企业,要得到长足而稳定的发展,创新的脚步便永不能停歇,而合肥高新区正是紧紧地抓住了“创新”这条命脉。
你很难想象打开电视,直接对着遥控器说出你想看的电视节目,频道就自动转换;很难想象坐在车里驾驶,从车载里传来的是你女朋友的声音为你指;当你垂垂老矣,眼睛已经看不太清楚上的新闻时,轻轻一点,就能听到远在国外的儿女为你念的声音……这样的场景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智能语音技术都能实现,这就是创新的魅力。而且,从2008的奥运会到2013年的神十升空,我们合肥创造的影子一直都在。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长,科技创新丰硕。数据显示,全区企业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在60%以上,企业拥有有效专利2311项;高新区新增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9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4家,新增国家创新试点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累计302家,新增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63家,增至211家。而且,园区启动“建设中科智城,打造江淮硅谷“战略,以科技创新驱动推进转型发展,力争到2020年,科技型企业总数达1万家。
记者:自主创新是高新区的灵魂。合肥高新区凭借自主创新创造了无数个第一,擦亮了自己的金字招牌。而且这片曾被誉为合肥“西伯利亚”的土地,“高”和“新”成为了它的新标签。请问,合肥高新区在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具体有哪些举措?
李兵: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市委吴存荣强调:“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打造创新高地、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为推动合肥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合肥高新区作为全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是省市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主体和重要承载,在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方面,高新区不遗余力。一、建设创新载体,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融程序代办、信息咨询、全程融资、产学研合作、公共技术、创业等一站式、综合性的有效服务。高新区目前已经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已建成孵化器、加速器面积1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近1000家,提供就业岗位1.8万个,毕业企业500多家。二、推进政产学研用合作,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中科大先研院。同时,完成了700名工程硕士的招生录取工作,孵化创办了16家校友企业。积极推动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入区建设;加快建设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合工大汽车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三、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体系,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组建产业技术联盟。高新区与5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根据产业的需要,成立了光伏发电、生物医药、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生态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催生一批高科技产品,带动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搭建人才服务平台,集聚人才资源。借鉴先发地区吸引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成功经验和政策措施,高新区制定了引进海外创业团队的政策,重点引入创新人才、领军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全区国家“千人计划”10人,企业院士增至9人,省市“百人计划”32人,市“228”产业创新团队24个,争取国家、省、市人才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高端人才引进工作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