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落成的市政设计大厦
本版撰文 李蕾
60年前,她只是一家3个专业、6个工种、150多人的工程设计单位,以给水、排水、道等市政工程专业设计为主;
60年后的今天,她发展成为拥有员工3000余人,专业齐全并涉及前期规划、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总承包的全过程管理,样样精通。
60年前,她只是体制襁褓内的事业单位;
60年后的今天,她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经济中,完成了从事业单位向现代企业制度、集团化管理的转型,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世纪末九十年代,她的年产值收入仅8000万元;
2001年,她的年产值首度迈上亿元平台,2013年产值达到29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
她就是—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政总院”)。
春华秋实一甲子。市政总院从启航创业、奋发前行,到转型发展,每一次跨越,都与祖国的脉搏、城市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60年的探索追求,60年的砥砺前行;60年的勇于创新,60年的转型……市政总院始终与时俱进谋发展,勇立潮头辟征程。
60年来,市政综合实力和能级显著增强,企业发展迈上新的历史平台;
60年来,市政总院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延伸,成为国家和上海城镇化建设的最佳实践者;
60年来,市政总院核心竞争力逐步强化,专业发展和人才资源愈加丰富优质;
60年来,市政总院品牌形象持续优化,员工共建共享机制日趋成熟完善……
业深厚 更久远
六十年薪火传承和积淀,铸就品格基业,浑厚而悠远,存厚积以薄发。
·扬帆起航
翻开历史画卷,从诞生之日起,市政总院就时代的发展需求而存在。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入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为了建设需要,1954年8月国家建筑工程部报经批准,于9月15日成立建院筹备组,定名为“建筑工程部城市建设局上海给水排水设计院筹备处”。
1954年11月25日,市政总院正式建院,院名为“建筑工程部城市建设局上海给水排水设计院”,这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设计院之一。
这一年,市政总院开始启航创业。
·白手起家
建院不久,市政总院就担下重任,承担了国家下达的洛阳、包头、大同等工业区的市政工程设计。
困难,也摆上“案桌”。当时,一无资料、二无经验,更没有国家标准规范,但市政总院全院上下斗志昂扬,通过学习国外技术理论、活学活用,较好地完成了国家交代的设计任务。1955年,建院后的第一个设计项目—洛阳市涧西工业区给水、排水、道工程,得到了当时建筑工程部领导的高度评价:“从组织力量起,时间不到五个月,由于各方面条件,能完成这样大的设计,说明他们发挥了积极性与创造性,也是集体智慧的,设计这样大的工程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确实值得自豪。”
·技术革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市政总院处于艰苦创业期。全院上下一致达成共识:质量是“敲门砖”。
于是,市政总院不断技术革新,提升设计质量。1960年起,全院开展技术革新和设计运动,推广技术革新,提出“不新不出院,出院质量第一流”的口号。1964年冬,提出“贴近群众”的设计思,要求设计人员克服设计脱离实际的工作作风,“下楼”、“出院”,开展“三结合”现场设计。不仅如此,技术上也逐渐摆脱依赖,由模仿搬用国外标准逐步创新的道,开始承担大型、复杂的工程设计。
·企业化试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带给市政总院奋发前行的勇气和步伐。市政总院积极探索,市场,勇当先锋,实行企业化试点。自1980年1月起,市政总院执行企业财务制度,“全年财务总收入”字样的第一次出现,意味着市政总院从事业单位向企业化过渡,并着手推进一系列内部措施。
市场的步伐悄然开始。1984年10月,市政总院在厦门成立了第一家外地分部;之后,相继成立了深圳、大连、青岛等分部,服务沿海经济和特区建设;1987年7月,成立第一家法人的上海市政建设工程公司;11月,又与丹麦克鲁格公司合作,成立了上海市建设设计系统第一家中外合资公司—上海斯美克鲁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一系列融入市场的举措相继推出,激发了发展动力和活力。
·创建国家级设计院
1990年4月,中央做出开发上海浦东的重大决定。1992年5月,上海市领导来院视察工作,指出“上海应该有一批国家级设计院”,进一步鼓励全院广大员工要为国家市政建设多发挥聪明才智。
围绕创建国家级设计院的目标,市政总院着手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科技进步为先导、拳头产品为龙头、经济效益为中心、设计质量为”的企业化发展道。
进一步加快市场化步伐,探索“一业为主,两头延伸,多种经营”的模式,“立足上海,走出华东、服务全国”,提出“大经营、大市政、大市场”的经营,继续扩大外地分院建设的范围。
1993年,院更名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更加注重创新研究,引领全国行业发展。
进入新世纪,围绕“创一流、保特色、增实力、添后劲、闯天下”的要求,一手抓市场、一手练内功,推进职能部门机构,调整分配考核办法,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为企业应对市场竞争、改企转制做好准备。
这段时期,上海浦东开发为市政总院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舞台。广大设计人员通过工程实践,为“上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做出积极贡献,先后完成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工程,提升了品牌形象。
几十年的历史积淀,令市政总院积蓄了实力,厚积而薄发。进入新世纪,市政总院以更远的眼光,更新的思维,更高的效能勇攀发展新高峰。
思创新 行创造
六十年奋进变革和超越,印证时代进步,睿智而恒久,持高掌以远跖。
市场经济,大浪淘沙。只有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才能可持续发展。支撑市政总院遨游市场经济大潮的,是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
·创新转型发展
2003年,对于市政总院而言,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
这一年,市政总院正式由事业单位改制为科技型企业,这也意味着,她必须完全以现代企业的身份,接受市场的。
以转制为契机,市政总院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强调管理是生产力的,确立“科技兴院、人才强院、品牌立院、经营富院、文化塑院、诚信树院”的治院,推进管理创新。
“做强企业、做大产业、做精专业、做响品牌”的办企方针,着力推进设计、公司、分院、专业板块的协调发展。
经营模式也随之改变,市政总院与各设计分院上下协同经营,即“市政总院通过谋划市场承接项目,设计分院通过承接项目开拓市场”,全力推进全国市场战略布点,经济规模快速增长。
2005年12月,院名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更改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各“分院”改为“院”。名称上的一字之差,背后是两层管理架构的完善过程。围绕“搞活、放权、、服务”的管理,全院上下充实基层技术力量,实行授权管理,提升作战能力,为各专业院做强做大拓展空间……市政总院向打造“航母舰队型”企业的目标一步步迈进。
前期的调整整合,为联合重组奠定了的基础。2010年10月,市政总院与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联合重组,更名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7月,市政总院资产注入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上市资产一起上市。
组建集团,改制上市,意味着再一次腾飞。市政总院“、创新、实干,实现新跨越”,按照市场化导向、集团化管理的新要求,创新体制,完善机制,不断提高适应市场发展和需求的能力。推行事业部、大部制,推进产业板块与区域市场“小综合”模式的发展,通过有效授权,进一步激发提高基层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两全”战略勇攀新高
进入新世纪以来,市政总院大力推行“全国化、全过程”市场战略,提升全国影响力,打造全过程服务商。
市政总院走“全国化”发展道,加快“走出去”步伐。以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导向,聚焦重点区域,逐步实行属地化管理,积极探索区域总部建设。2007年,市政总院进一步加快布点全国市场,当年新建沪外分院6个,外地市场项目承接数首次超过上海市场项目。2010年,沪外市场营业收入比重首次超过上海,2013年沪外市场营业收入占比达到70%。在全国各地,承接了一大批标志性工程:新疆乌鲁木齐外环快速扩容改建工程、成都二环高架快速工程、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工程、杭州九堡大桥工程、株洲湘江风光带工程等,进一步树立了市政总院的高端品牌形象。
截至目前,市政总院先后成立沪外分公司26家,累计完成各类勘察设计咨询和总承包工程12000多项,项目遍布全国除“”外的各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地区。
市政总院还走“全过程”发展道,在做强设计核心板块的同时,向工程全过程服务转型。从早期单一设计到现在规划、研发、勘察、设计、造价、审图、监理、建造、设备集成、工程总承包及项目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其中,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以设计为龙头的EPC工程总承包。上世纪90年代,市政总院完成了第一项总承包项目—日处理8400吨的含氰污水处理扩建工程。此后,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在总承包业务拓展领域,走在全国市政勘察设计企业的前列。
2008年,市政总院获得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和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同时明确提出举全院之力拓展工程总承包业务。先后中标承接了50余项水厂、污水厂、桥梁、道、固废处理和景观防洪等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总额逾80亿元。相继完成的四川都江堰西区水厂、上海金海水厂、上海耀龙桥等EPC总承包工程获得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全国工程总承包铜钥匙等项。
·技术创新引领先锋
之所以能“永葆活力”,市政总院还有一个“秘诀”—技术创新,科技兴院。
一直以来,市政总院推进“科技兴院”战略,重视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中长期规划,建立研发激励机制。一项项举措陆续推出,并持之以恒:在企业十年发展战略指导下,制订科技子战略;每三年制定行动计划和实施纲要;每两年评选科技精英;每年开展科技质量周活动。
有了制度,后续还有激励措施—成立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设立科技创新励基金;逐年加大科研投入,为原创研发、两次开发、和专利产业化提供智力和资金。目前,已形成了以研究院为核心,5个专项技术研究中心为运作平台,各设计部门为应用研究载体的多层次多元化有机协作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
一大批科技创新不断涌现,专业发展水平不断创新突破。在大型现代桥梁设计、综合交通枢纽和生态道、水处理技术集成、大型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高速磁浮运行工程等6方面形成22项核心技术。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9项,省部级科技进步170项次,詹天佑土木工程大14项,勘察、设计、咨询、规划等各类项819项,拥有专利500多项,编制行业各级标准规范50多项。
·与时俱进专业拓展
市政总院始终与时俱进的专业发展观,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拓展新的专业领域,从最初的以给水、排水、道、桥梁为主,不断开拓新兴专业,逐步做强做大成为覆盖市政行业各专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传统专业不满足现状,始终跟着市场走,“老树发新芽”。从道工程到综合交通,打造多功能大型“交通综合体”;从地面工程到地下空间,向地下要空间、向深处找资源;从管线结构到综合管廊,城市道不再反复拉拉链;从污水处理到污泥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变废为宝;从原水净化到海水淡化,紧盯国际技术最前沿……
凭借60年过硬的技术底蕴,围绕市场需求孕育发展新兴专业。城乡规划、公共交通规划、轨道交通、园林景观、水利水运、固废处理与土壤修复、智能交通与信息化设计、风力发电等一系列新兴专业如今已迅速成长为市政总院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在国内同行业设计单位中确立了领先地位。
展 赢未来
六十年携手同心和共进,承载责任,而通达,汇百川以成海。
·党建先行,发挥核心作用
60年来,市政总院始终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把党组织的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为企业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和人才优势,显著促进了企业发展。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线教育实践活动,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干部作风转变。根据企业发展进程,市政总院党委每年确定一个主题,通过中心组学习、研讨会等形式,转变观念,破解难题,把干部思想、行动统一到创新、促进发展上来。
干部队伍建设,紧抓不放。近年来,市政总院不断优化完善党政班子和二层次领导班子结构,通过公开竞聘选聘、岗位交流、属地化长派、挂职锻炼、三年任期考核、EPC项目锻炼、30/40计划等途径,加快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一批年纪轻、学历高、能力强的青年干部脱颖而出。
·文化引领,营造和谐氛围
立足文化塑院,市政总院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创新驱动、增强队伍素质的重要抓手。
在60年传承发展的基础上,提炼和形成“客户满意、管理科学、效率为重、创新发展、世界水准”的SMEDI核心价值观、“科学创新、诚献”的企业等。在创新中推动企业文化落地,形成了“卓越文化”、“创新文化”、“服务文化”等符合企业自身特点和战略要求的特色文化。
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员工共享,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员工思想需求,解决员工实际困难,建立完善的职工福利保障体系和文化活动设施,营造、包容、和谐、奋进的人文氛围。
培育了全国劳动模范、建设功臣、标兵员工、科技精英等一大批具有价值共识的人格代表。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状、全国建设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思想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十一连冠、九次荣获上海市金杯公司等令人瞩目的荣誉称号。
·海纳百川,打造人才高地
六十年来,市政总院始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和培养优秀精英。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成长发展的良好生态,打造在行业内专业贡献大、团队效应突出、引领示范作用显著的领军人才团队;通过重大工程岗位实践、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有效途径加快培养精技术、擅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实施拂晓计划、启明星计划,选拔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杰出青年人才。
目前,已形成了一支专业涵盖广、结构配比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梯队,拥有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级设计大师5名,特殊津贴获得者36名,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市级启明星、获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等27人。
全院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500多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40%,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比60%以上,各类注册人员达到565人次,为市政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才支撑。
·履行责任,回馈社会
市政总院始终把履行社会责任视为应尽义务和光荣。早在建院初期就派出一大批技术人员支援内地建设,开展援外项目。
以后,积极承接为民的实事工程、工程、绿色工程。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立即组织精干队伍投入灾后救援和重建,承担四川绵阳过渡安置房建设的市政配套工程设计,承担都江堰西区水厂的援建任务。2011年初,承担新疆巴莎高速公援疆代建工程,历时4年时间的艰苦拼搏,交付使用,体现了上海水平,展现了科技、智力、管理援疆的。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市政总院全力支持各类社会慈善事业,广大员工积极参加扶贫帮困、结对助学等社区类服务活动,积极回会,奉献爱心。2008年2月,市政总院在云南省捐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希望小学”,持续关心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
6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微微波澜;却记录着一代代市政人的成长足迹,更凝结着市政人的心血、成就和梦想。
站在新甲子的新起点上,市政总院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开阔的思,更高远的目标,不断奋进、追求卓越,成为行业内基础设施工程全过程专业服务的引领者。
心专注更专业
六十年务实求索和实践,彰显技术品质,广博而深邃,携钟灵以毓秀。
1950年代
1959年 上海闵行自来水厂工程—上海地区第一座国人自己设计的水厂。
1960年代
1969年 上海吴泾化工厂工—国内规模最大的机械搅拌池。
1970年代
1977年 上海长桥水厂扩建工程—国内首创流沉淀池与清水池叠合结构。
1978年 上海金山石化总厂海水厂工程—国内当时规模最大的海水取水工程。
1980年代
1980年 重庆长江大桥工程—创国内同类型桥梁跨径之首。
1982年 上海泖港大桥工程—国内大跨径斜拉桥的跨径提高到了200米。
1985年 上海宝钢调蓄水库工程—长江口第一座大型避咸蓄淡水库。
1987年 上海黄浦江上游引水一期工程—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供水工程。
1990年代 上海废弃物老港处置场一期工程—国内规模最大的滩涂型生活垃圾填埋场。
1991年 上海南浦大桥工程—世界同类结构桥梁跨度世界第二。
济南污水处理厂工程—蛋形消化池创亚洲第一规模。
1992年 污水处理厂工程—国内采用A/B法工艺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
1993年 上海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国内第一个运用深水排放技术处理处置工程。
上海杨浦大桥工程—当时世界上同类型跨径最大桥梁。
1994年 青岛环胶州湾高速公海域段工程—国内第一条填海高速公。
上海内环线道工程—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
1995年 上海南北高架工程—国内第一条全线六车道连续高架工程。
1996年 重庆长江李家沱大桥—创造当时钢筋砼斜拉桥跨径亚州第一、世界第二记录。
1997年 上海黄浦江上游引水二期工程—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供水引水工程。
上海徐浦大桥工程—世界上第一座大跨度钢一砼叠合梁与砼梁混合型斜拉桥。
1999年 上海污水治理二期工程—国内首次采用直径3.6米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2000年代
2000年 重庆鹅公岩长江大桥工程—国内首次开发研制、运用200吨的阻尼装置。
大阳桥工程—国内第一座全钢结构独塔无背索斜拉桥。
2002年 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工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
上海新高架工程—国内第一条城市道高架与轨道交通高架一体化的高架桥梁工程。
2003年 上海外环线蕴川立交工程—国内第一个同时具有轨道交通、公交、非机动车能互相零换乘的大型交通枢纽立交工程。
上海卢浦大桥工程—主孔跨径550米,列世界同类桥梁跨径之最。
2004年 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焚烧工程—国内首座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深港西部通道深圳接线工程—国内首次提出全封闭半透明下沉式道。
2005年 东海大桥工程—国内首座跨外海大桥。
2007年 嘉兴南郊水厂工程—国内首个采用活性炭吸附工艺的深度处理水厂。
2008年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升级扩建工程—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
2009年 上海长江大桥工程—世界最大跨度公轨合建斜拉桥。
上海闵浦大桥工程—世界跨度最大、桥面最宽、车道数最多的双层斜拉桥。
2010年代
2010年 上海白龙港污泥厌氧消化干化工程—国内规模最大的污泥工程。
上海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供水工程。
2012年 杭州钱塘江九堡大桥工程—国内首座全部采用组合结构的越江桥梁。
2014年 江苏大丰风电淡化海水示范工程—国内首个新能源与膜法海水淡化联用的供水工程。 (来源:解放日报)